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海安市委编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立足海安实际,加快推动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厚植基层治理新优势。旗帜鲜明地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从机构职能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积极构建“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工作机制,实现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重新构架基层组织体系,进一步明确了镇职能机构职责权限,完善镇发展产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等职责,实行行政事业人员统一使用、分类管理,优化整合人员力量,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措施,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南莫镇推进“一网到底”工作法,融合“党小组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邻里乡吧”等功能载体,打造网格党建服务站,构建“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党群服务圈,推动党群服务中心部分服务功能由村延伸到组,形成睦邻友好、矛盾调解、道德评议、板凳议事等不同特色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是坚持多元共治,汇聚基层治理新合力。积极推行“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执法新模式,探索“互联网+综合执法”新路径,打造以指挥中心为主平台、网格为主基础、多元解纷为主配套的社会治理综合体,有效归集数据信息,定期汇总分析,实现“多头管理”向“综合治理”跃升。2021年,全市网格员累计巡查走访上报事件124053余件,其中城乡管理类37437余件、民生服务类31329余件、公共安全类28548余件、社会治安类15482余件、矛盾纠纷类4858余件,网格员知晓率、网格服务满意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李堡镇整合镇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治中心、多元解纷综合服务中心等功能,打造了南通首家社会治理综合体,依托社会治理综合体,2021年全镇问题隐患主动发现率提高了23.6%,12345政务热线诉求量同比下降24.8%,问题隐患有效处置率达97.1%。同时,李堡镇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来,办理执法案件20多件,协助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30余处,镇容镇貌大为改观,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三是聚焦高效便民,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高标准建设为民服务中心,选优配强服务力量,推进帮办、代办、不见面审批等举措,大大提高了服务事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跨一道门、少走一道程序、少找一个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想要办好的事办好、办完。海安市政府赋予曲塘镇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类40项权利,涉及低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多方面,扎实做到行政审批服务一体化;雅周镇在15个村(居)为民服务中心内设置便民服务站,开展30多项村级便民服务事项办理,形成了“1+15”的服务网全覆盖,实现服务事项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李堡镇实现为民服务中心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将民生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村便民服务站办理,让老百姓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