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海安县全力打造“不见面审批”海安模式

【信息时间: 2017-06-29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不见面审批(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繁的重要手段,是杜绝权力寻租、预防腐败的重要制度。近年来,海安县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开启了“不见面”审批的一网化政务服务新模式。
  626日,海安天宝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的粮食收购资格认定证书从海安政务服务中心经过EMS快递寄出,这是我县首张通过“江苏政务服务网”(海安)管理平台办理的粮食收购资格认定证书。
  “‘江苏政务服务网’(海安)管理平台上线运营后,客户只要通过在互联网上申请需要办理的业务,我们根据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网上受理。”海安政务服务中心市场准入科窗口工作人员钱璟解释道,“像粮食收购资格认定,我们在接收到客户从网上提交的资料后,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便可以办理完成。客户可以实时从网站上查看办理的进度。认定证书客户可以选择自己到我们中心领取或者由我们中心直接快递寄出。”
  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全称叫江苏政务服务网,是涵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一张网”,也是今后全省各地各级政务服务唯一的“一张网”,已于今年元旦开通,网址为www.jszwfw.gov.cn。这张网上目前已录入了全省省级机关部门、13个大市、96个县(市)区各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及服务指南,提供全省权力清单、便民服务事项、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税费缴纳等服务,同时,在“一张网”中,还接入邮政快递服务网,这是打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后一公里”、让百姓少跑腿的重要一环。
  江苏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后,与实体大厅统一排队叫号系统、智能查询机、自助服务一体机、窗口交互平台等智能设备对接,实现咨询、预约、申报、受理、办理、支付、公示、查询、反馈、投诉、评价、监督等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实现群众办事多渠道的一次认证。个人、企业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互联网注册登录后直接提交申请、网上申办、网上领证照、批文,足不出户就能办成许多事。
  实施项目模拟审批打造项目审批的“海安速度”
  南通金余纺塑有限公司位于墩头镇长
村,是一家从事高强丙纶丝、涂塑水带的企业。近年来,企业发展较快,原有的厂房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需要扩建、购买新的设备。“我们企业改扩建,需要办理土地证等一系列证件,等到土地证到手再动工建设,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后来,海安行政审批局帮我们启用了模拟审批的模式,在办理土地征供的同时,我们便开始建设厂房了。”南通金余纺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余说。
  据了解,南通金余纺塑有限公司在办理扩建工程中,行政审批局先期介入,开展规划、审图等前期准备工作。20169月,厂房开工建设;20175月,公司拿到土地证;20176月,办理工程消防备案;预计20177月,扩建工程将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将为企业新增销售额达4000万元。
  “模拟预审的创新实施,就为我们这个项目的建成提前了近半年,让我们企业可以最快时间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对我们企业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啊!”张金余感慨道。
  我县创新实施项目模拟审批,在符合各项必备条件的前提下,利用办理土地征供的时间差,先期开展规划、审图等前期准备工作,实现多条线并进、并联式审批,创新落户时间最短、开工时间最快、法定要求一个不少的项目审批模式,打造了项目审批的“海安速度”。
  项目招引是经济工作的主抓手,行政审批服务则为项目落户建设提供了强劲引擎。近两年来,我县通过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出市场活力,推动了来海安投资发展项目的快落户、快建设、快达产,在全市项目建设考核中我县持续领先。
  审图是项目审批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县创新实施“多图联审”工作举措,95%以上的产业类项目图纸审核实现了“一表申请、统一受理、同台办理、合并审图、限期办结”,审图时间比过去压减60%
  “在海安,企业报审的同时,施工图、消防、气象、抗震等所有相关的专家都集中起来,一次性提出审图意见。以前建筑单位要跑好多部门,图纸比较多,人力投入也比较大。现在,大大压缩了审图时间。”县行政审批局审图窗口工作人员梅广冬说,“以前大概一个项目跑下来,要一个月左右时间。现在正常的话,7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各项审批。”
  代理代办服务打造海安服务“金子招牌”
  “我今天主要是帮海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办理建设规划许可证,这是办理施工许可证前必须要办理的。”近日,高新区项目办代理人员孙荣富在县行政审批局帮着企业办理相关证件,他告诉记者,此次是帮海美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二期项目办理相关手续,该企业要新建1.3万平方米的厂房,生产PVC新材料。
  2014年,海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刚到海安投资项目时,就是孙荣富帮忙办理的相关手续,二期项目刚刚确定投入,公司负责人便又找到了他,拜托他继续帮忙代办。孙荣富说,他每天来回各个项目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之间,一年仅办理的项目施工许可证就达80件左右,施工图审查手续超过了100件。
  全面推行项目建设代理代办服务,我县组建了200多人的项目服务专业队伍,为企业提供注册登记、项目核准等方面的全流程、接力式代理代办服务,项目主足不出户就能办好全部审批手续。
  江苏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车用铝合金零部件生产项目是我县去年招引的大项目之一,由广东客商总投资30亿元兴建。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县相关部门和高新区落实专人跟踪服务,全程代理代办项目落户所需各项手续,从项目签约到进场基建改造工程施工仅花10多天时间,这一项目可望在今年7月份进行试生产。
  “在海安,办理环评、消防等手续都是由政府为我们提供的一站式服务,为我们省去了很多人力和时间,非常贴心。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来发展企业。”江苏铭利达项目现场负责人蒋潇对海安的代理代办服务赞不绝口。
  此外,我县行政审批局还开展区域评价,将地质灾害评估实行集中区块、统一招标、区域评价、共享成果,评估价格节约90%,时间压缩85%。创新将国、地税两税融合,统一咨询、受理、办税,真正实现“进一家门、用一个网、收两家税”。
  从项目建设到民生保障实事,现在,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实现各个领域代理代办服务全覆盖,企业小事不出镇,老百姓小事不出村。目前,按照省、市新要求,我县积极探索推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的审批服务模式,全面梳理并公布首批“不见面”办理事项清单,统筹各方面资源,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着力构建系统便捷的政务服务最佳平台,正真让广大企业和群众“不推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省里面规定,办理工商执照、不动产登记和施工许可分别明确的目标是3天、5天和50天,我们县委、县政府经过研究,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企业注册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4个工作日,施工许可45个工作日。”县行政审批局局长、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钱祥健表示,“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依托政务服务‘一张网’,加快推进‘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全面梳理公布‘不见面’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除法律法规规定和暂不具备条件网上办理的事项外,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全程公开、快递送达、网端推送、无偿代办’的方式开展审批。”到20179月底前,我县将实现85%的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做到“不见面审批(服务)”是原则,见面审批是例外,使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政府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