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苏州昆山市坚持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助推农村人居环境展现新画卷、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2019年获国务院“全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激励县”;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评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绩考核第一等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蝉联第一等次,成为苏州地区唯一连续三年获得第一等次的县(市区)。
一、制度先行,奋力赢在“起跑线”
坚持制度先行、系统发力,着力以更健全的机制保障各项工作赢在“起跑线”。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对照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绩考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考评办法等指标,将乡村振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入部门、区镇高质量考核。探索按照部门对应指标的苏州排名作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考核依据,明确工作导向,激发争先创优动力。创新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机制,对全市804个自然村开展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待遇直接挂钩。推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步奖”评选,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印发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工作清单,实现重点村市领导挂钩联系全覆盖。出台市级部门挂钩薄弱村帮扶转化工作方案,52个市级部门挂钩帮扶52个农村人居环境薄弱村,对“深度薄弱村”实行“一村一策”。
二、压实责任,大步向前“加速跑”
坚持任务分解、责任压实,着力以更优化的手段推进各项工作“加速跑”。一是坚持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围绕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评价考核指标体系2.0版,认真做好县级45项考核指标责任落实、任务目标梳理等工作。对每一个目标做到责任清晰、人员明确、任务具体,并要求各区镇加强清单管理,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完成时限;要求各部门实行“周调度、月总结、季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通报,加以分析,帮助解决。二是坚持日常考核、责任压实。通过随机确定检查人员、随机确定检查区域,建立分类检查模式,提高检查工作的可比性、公平性。三是坚持目标导向,责任落实。针对日常督查考核中反映出来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突出上下互动、横向联动,整合区镇、部门力量重点攻坚。
三、久久为功,积聚动能“冲刺跑”
经过多年的努力,昆山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三高一美”建设再上新台阶,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万亩、高标准池塘6.02万亩、高标准蔬菜基地2.17万亩、美丽牧场3家,建成各类农业园区21万亩;累计建成省特色田园乡村9个、省传统村落14个、特色康居乡村251个、特色宜居乡村149个、特色康居示范区7个;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716人,持证人数1505人……成绩来之不易,形势催人奋进。2022年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关键之年。昆山市将紧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内涵,坚持久久为功,步步为赢,抓实打好绩效管理这张“保障牌”,推动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指挥棒”跑、根据“红绿灯”走,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