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委编办强化规范管理 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信息时间:2023/1/18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这就要求机构编制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引领、管用有效”,把统筹用好各类编制资源作为重要目标。近年来,海安市委编办苦练规范管理基本功,探索创新管理新路子,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一是强化重点领域机构编制保障。紧扣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强市、重大民生、人大工作、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的保障。重点争取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海安(家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海安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机构的设立。持续优化完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研究构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求模型,运用大数据进行趋势分析,测算未来三年中小学用编进人计划,加强基础教育教职工编制保障。以产业研究院为试点,积极探索建立“高精尖缺”人才编制保障机制,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高地。

二是加强事业单位全过程管理。加强事业单位源头监管,重新制定医院、学校“三定”方案,同步编制职责事项清单,促进医院、学校规范履职、高效服务。开展公立医院信用等级评价工作,落实信用信息采集、交换共享、披露公布机制,强化强化信用等级评级结构应用,逐步建立事业单位“信用档案”。完善事业单位日常监督,持续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清理规范,构建事业单位年报公示制度,推动年报内容更加科学规范、年报审核更加务实严谨、年报公示更加全面实用。全面推广“双随机”抽查,加大抽查力度,争取5年内抽查对象全覆盖,继续高标准组织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

三是持续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树牢过“紧日子”意识,从严从紧控制机构编制资源。对重点改革、重要机构职能调整事项主动跟进,逐步建立以职能履行情况为核心的评估问效体系,科学评估各部门各单位的机构编制配置效益。用好“选人用人”专项督查这个抓手,充分发挥编制组织财政人事综合信息系统,联合组织、人社、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杜绝编制无序增长、超编进人现象。建立中层职数管理库,严格职数预审制度和流程,从严控制中层职数增长。优化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管理,出台《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管理办法》,不断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用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