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

海安市编办认真做好双拥工作

【信息时间: 2018-07-18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海安市编办作为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始终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立足自身职能,认真履职尽职,积极推进双拥事业发展,为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曾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12-2013年度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工作保证

海安市编办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年度重要工作来抓,做到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保证了双拥工作全面开展,确保创建目标实现。专门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并安排人员担任双拥工作联络员。明确“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为双拥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抓落实、专人联络促反馈”的工作机制。

二、组织学习宣传,增强双拥意识

为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海安市编办利用周例会、八一建军节等机会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和《兵役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双拥和优抚安置的政策,提升全办同志的国防意识;组织全体人员观看“中国梦.国防梦”专题节目,增加同志们的爱国情怀。清明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祭扫烈士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学习和活动促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双拥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增强拥军工作的责任感,积极主动为人民子弟兵办实事、办好事,形成爱国拥军的良好氛围。同时海安市编办还主动把国防教育纳入日常文化宣传工作中,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全办同志的爱国热情和国防观念。

三、认真履职尽责,服务双拥工作

一是在全国上下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控制日益紧缩、强调只减不增的大背景下,海安市编办始终保证双拥相关的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到位。如:设立了海安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和海安市军事运输供应站,核定了事业编制并配备了相关的人员。二是积极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的机构设立和编制保障。如:设立了海安市烈士陵园管理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海安市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管理处,核定了事业编制并配备了人员。三是积极配合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根据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情况和当年转业的军转干部及随迁家属情况,优排岗位,妥善安置,2016年安置了20名军队转业干部和1名军转干部家属,2017年安置了22名军转干部,达到了军转干部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四是积极做好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为了确保退役士兵群体的安全稳定,海安市编办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在机关事业单位安置的编制预留工作;五是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据市人武部、市消防大队的请求,海安市编办经过实际调研,核定了市人武部后勤工人和政府购买服务限额,核定了市消防大队政府购买服务限额,有效解决了市人武部、市消防大队相关岗位人手不足的问题。

四、开展扶优活动,营造社会氛围

海安市编办认真开展对军属和困难复转退伍军人“多助一”帮扶慰问工作,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里。定期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在每年元旦、春节、“八一”等节日期间主动赴帮扶对象家中,与他们沟通交流,认真询问其家庭情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现在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以便能够及时掌握优抚对象的实际情况,慰问同时为他们带去慰问品和帮扶资金,2016、2017年共送去慰问金1700元。每逢恶劣天气,帮扶责任人主动电话联系优抚对象注意天气变化,也跟村干部联系做好相关保障工作。每次走访慰问都会根据调查走访与优抚对象交谈的情况,梳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带着问题与村干部一起认真对接,共同协商帮扶办法。根据实际走访慰问情况,不断完善建档立卡档案资料,从而更加全面、准确、有效地做好帮扶、双拥工作。营造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