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安县编办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研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积极探索“不见面”审批模式,有效创新和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让广大事业单位不跑腿、少跑腿。
一、办事流程“电子化”。依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对2016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实行“全程电子化”办理,高质量推进年度报告公示工作。改革后,年度报告公示工作实现了“零纸张、零见面”,既方便、快捷,又实现了材料在系统中全程留痕。同时,按照要求在海安县机构编制网站上对各单位年度报告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年度报告公示率达100%。
二、纸质材料“快递送”。进一步探索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及注销事项“快递送”服务,事业单位先将网上审核通过的纸质材料寄送至编办,再由编办将证书等材料通过“快递送”服务寄送至事业单位,由此避免了经办人员折返跑,办事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年,共设立、变更、注销了46家事业单位法人,基本通过“快递送”服务办理。
三、监督检查“随机式”。联合相关部门采取交叉式、推磨式等办法,对今年设立、变更、注销手续办理完结的事业单位开展随机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作为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和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抽查,进一步规范了对事业单位法人的监督管理,有力提升了法人履职意识,强化了法定代表人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