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一直注重加强对全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领导,以建立健全制度、狠抓培训考核、加强督查、注重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为抓手,不断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一抓制度建设,做到有据可依。海安事业登记管理工作始终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为工作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相关法规,为登记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确保依法登记管理的严肃性。同时,该局还建立健全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督查及处罚制度,建立并公开了法人登记工作流程,制订了事业单位登记、年检、变更工作流程图和管理守则等相关管理制度。对于档案的利用、查阅、销毁等,该局也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二抓年检源头,达到以检促管。凡县内符合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海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均发出“告知单”,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年检事宜。在审核事业单位年检材料时,海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要求各事业单位提交的资料必须真实、齐全、准确。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不同环节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类型,分别确定审核重点,逐一把关。同时,该局还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做到以“使用”促“年检”,以“使用”促“登记”,保证和巩固年检的效果。
三抓培训充电,提升业务水平。海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定期进行年检业务培训、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专办员培训等专题业务培训。培训班上,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结合先进经验与典型案例就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专题讲授,对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组织开展现场互动,进行广泛的“集智引智”,从而保证培训时间、地点、人员、效果的“四落实”。
四抓监督检查,强化考核力度。在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监督检查的过程中,海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注意突出重点、大胆创新,紧紧抓住“薄弱点”与“关节点”(“薄弱点”指少数事业单位登记与年检不按时进行、质量不高的问题;“关节点”指以系统为单位,实行分级负责进行自查自纠),同时坚持“四个结合”,即日常管理与专项督查相结合,自查自纠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事前管控与事后督查相结合,社会监督与严格自律相结合。对于在督查中出现的问题,视情节轻重责令进行整改,并将督查的结果列入相关考核。
五抓档案规范,方便查询保存。海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一直注重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做到规范保存,方便查询。档案有专人管理,档案室清洁整齐,防火、防腐、防蛀、防潮、防盗等安全保卫措施齐全。同时,该局还有效规范了档案利用的程序,坚持凭介绍信、身份证等合法的身份证明查阅档案,要求查阅人严格遵守档案的利用制度,严防档案的损坏和遗失。
六抓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海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在县编办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明确了每周五下午为固定的学习日,按既定的学习计划组织学习,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注重学以致用。同时,紧扣“想办事、能办事、办成事、不出事”的工作理念和“不张扬、不浮躁、不落后”的工作作风,切实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烈氛围。通过学习充电,努力使全体工作人员在学习中提升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强化学习认识,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谢富林 赵 龙)